首頁|必讀|視頻|專訪|運營|制造|監(jiān)管|大數據|物聯網|量子|低空經濟|智能汽車|特約記者
手機|互聯網|IT|5G|光通信|人工智能|云計算|芯片|報告|智慧城市|移動互聯網|會展
首頁 >> 6G >> 正文

6G首次被寫入政府工作報告,它和5G有何不同?

2025年3月12日 07:56  解放日報  作 者:黃海華

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明確提出“培育生物制造、量子科技、具身智能、6G等未來產業(yè)”,這是6G首次在國家層面的政府工作報告中被提及,標志著6G正式成為國家戰(zhàn)略布局的重要組成部分。

和5G 相比,6G有何不同?上海發(fā)展6G有何優(yōu)勢?解放日報記者專訪了上海市5G/6G專家委員會特聘專家、上海交通大學電子工程系教授吳泳澎。

【既有繼承性,也有顛覆性】

“據我了解,今年3GPP(注:一個在移動通信領域具有重要影響力的國際標準化組織)將正式啟動6G核心技術討論,2024年對于6G的應用場景和需求已經有過一些研究!眳怯九煺f,預計6G的第一個技術標準版本將在2028年或2029年確定,大規(guī)模商用時間估計在2030年左右。

6G作為下一代通信技術,被定位為“新質生產力的核心驅動力”。

相比5G,6G既有繼承性,也有顛覆性。

繼承性是對5G傳統(tǒng)場景的延伸,性能將進一步提升1到2個數量級。比如,支持手機沉浸式通信,6G的峰值傳輸速率預計比5G提升10到100倍,達100G比特/秒-1T比特/秒;戴上VR眼鏡互動,6G的時延可降低至微秒級;面向物聯網等工業(yè)場景,6G的可靠性更高,支持更大規(guī)模終端接入。

顛覆性是增加了全新場景,融合了通信與感知結合、空天地海一體化網絡、通信與AI深度集成等創(chuàng)新方向,可支持全息通信、工業(yè)元宇宙、沉浸式XR(涵蓋了虛擬現實、增強現實和混合現實)等場景。

6G信號不僅能傳輸數據,還能感知環(huán)境信息,可以到達5G無法覆蓋的戈壁、高原和海洋。

“在我看來,6G與5G最大的不同是AI的進入,引入機器人等智能體,將突破5G‘萬物互聯’框架,最終實現‘萬物智聯’!眳怯九煺f,這勢必帶來很多顛覆性創(chuàng)新。

【最大的挑戰(zhàn)是智能化】

6G已在來的路上,5G會被取代嗎?

“這是一個逐步的過程,就算6G大規(guī)模商用了,也不會立即覆蓋所有5G基站,就像現在4G的基站也還有不少!眳怯九旖榻B,在沒有那么高要求的情況下,為了降低成本,也會退回到4G。

上海洋山港5G智能重卡無人化運輸,提升至少40%的通行效率;廣州黃埔區(qū)部署5G+車聯網通信,減少路口擁堵時間20%……當前,5G技術正進入成熟應用階段,未來很長一段時間將與6G共存,預計到2030年中國5G產業(yè)規(guī)模將突破萬億元。

以萬物智聯為目標的6G,面臨哪些技術難題和挑戰(zhàn)?

“最大的挑戰(zhàn)就是智能化!眳怯九煺J為,要在通信中深度嵌入AI,同時保證低時延和高可靠性,是一大難點。

AI大模型一般需要訓練很長時間,這與通信實時性的需求相矛盾,這需要突破輕量化AI算法與硬件加速技術。

6G需支持毫秒級時延業(yè)務,但大模型推理需消耗大量計算資源,可能導致網絡資源爭搶。比如,在自動駕駛場景中,車載大模型需實時處理環(huán)境感知數據,但基站算力可能被其他AI任務占用,導致決策延遲。

6G的頻段比5G更高,這意味著衰減更快,覆蓋越弱,這是無線電傳輸的基本特性。為了保證信號覆蓋,基站密度或為5G的10倍,基礎設施投資巨大。

中國自2018年起布局6G研發(fā),在6G專利領域占比超40%,華為、中興等企業(yè)處于研發(fā)領先地位,但全球產業(yè)生態(tài)的協同仍是關鍵。頻譜分配、技術標準需達成國際共識,而地緣政治可能影響技術合作與供應鏈安全。

【上海的優(yōu)勢在哪里】

中國在6G的研發(fā)與專利布局上雖占據先機,但面臨的國際競爭依然激烈。美國聚焦的AI-RAN計劃,走的是另一條路線,致力于用AI來替代傳統(tǒng)通信技術,盡管相比傳統(tǒng)通信技術還有差距,但他們發(fā)展得比較快,有些性能已部分接近5G水平。

放眼國內,北京、廣東、江蘇、上海同為6G研發(fā)核心區(qū)域。廣東鵬程國家實驗室、江蘇紫金山實驗室和北京中關村實驗室都在大力推進6G項目研發(fā),紫金山實驗室實現了太赫茲通信等關鍵技術突破,北京郵電大學建成全球首個6G外場試驗網。

多地也在加速搶占6G產業(yè)高地。北京昌平區(qū)發(fā)布6G創(chuàng)新產業(yè)集聚區(qū)行動計劃,預計2030年形成約300億元的6G關聯產業(yè)規(guī)模;南京的6G無蜂窩廣域覆蓋技術已在漁政管理、城市治理等場景得到驗證。

上海發(fā)展6G的優(yōu)勢在哪里?“上海提出圍繞6G等戰(zhàn)略前沿領域強化前瞻性研究,鼓勵與腦機接口、量子計算等技術交叉創(chuàng)新。上海特別注重產學研協同,依托高校與科技企業(yè)推動創(chuàng)新鏈整合,在醫(yī)療、能源等垂直行業(yè)應用場景中有自己的優(yōu)勢!眳怯九煺f。

原標題:6G首次被寫入政府工作報告,它和5G有何不同?

編 輯:章芳
飛象網版權及免責聲明:
1.本網刊載內容,凡注明來源為“飛象網”和“飛象原創(chuàng)”皆屬飛象網版權所有,未經允許禁止轉載、摘編及鏡像,違者必究。對于經過授權可以轉載,請必須保持轉載文章、圖像、音視頻的完整性,并完整標注作者信息和飛象網來源。
2.凡注明“來源:XXXX”的作品,均轉載自其它媒體,在于傳播更多行業(yè)信息,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。
3.如因作品內容、版權和其它問題,請在相關作品刊發(fā)之日起30日內與本網聯系,我們將第一時間予以處理。
本站聯系電話為86-010-87765777,郵件后綴為cctime.com,冒充本站員工以任何其他聯系方式,進行的“內容核實”、“商務聯系”等行為,均不能代表本站。本站擁有對此聲明的最終解釋權。
相關新聞              
 
人物
vivo胡柏山:手機行業(yè)是最典型的新質生產力代表
精彩專題
聚焦2025全國兩會
2025年世界移動通信大會
低空經濟2025:助力中國經濟騰飛,成就高質量發(fā)展
2024通信業(yè)年終盤點
CCTIME推薦
關于我們 | 廣告報價 | 聯系我們 | 隱私聲明 | 本站地圖
CCTIME飛象網 CopyRight © 2007-2024 By CCTIME.COM
京ICP備08004280號-1  電信與信息服務業(yè)務經營許可證080234號 京公網安備110105000771號
公司名稱: 北京飛象互動文化傳媒有限公司
未經書面許可,禁止轉載、摘編、復制、鏡像